《昌吉学院学报》
作者:未知
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,积淀深厚,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。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民俗资源,无论是丰富课程内容,激发学习兴趣,提升人文素养,拓展知识面,陶冶情操和审美情趣,还是了解国情,传承传统文化,培养爱国主义精神,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。一、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.借助民俗文化,解读语文课文民俗文化是解读课文的一个重要视角。借助民俗文化,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,从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。有些课文内容本身难以讲清,如果从民俗的角度切入,则可迎刃而解。先秦诸子名篇以哲理性强而著称,但这些文章往往深奥难解。其实,从民间文化角度来阐释就容易理解其中的思想,因诸子学说源于民间,是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相结合的结晶。曹雪芹、鲁迅、老舍、沈从文、赵树理等的作品涉及大量民俗生活描写,语言风格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,惟有了解民俗背景,才能揭示主题思想,领会到独特的形象性格、风貌气派。如果忽视民俗文化的解读视角,仅从相关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的套路教学,就很难品味到文章独特的个性风采和深邃的价值意蕴。中学语文中与民俗相关的课文相当多,涉及内容广泛,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解读空间,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。2.增添趣味性,提高教学效果我国民俗文化斑斓多姿,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等民俗事象趣味盎然,魅力四射,穿插一些民俗文化知识,同学们将随作者一起身临不同民族、不同地区,感受不同民俗的妙趣,从而激发学习兴趣,活跃课堂气氛,提高教学效果。古代社会中对图腾的崇拜、禁忌等引发的礼仪、祝福等民俗,节令习俗中的咏元旦、闹元宵、清明祭奠、端午纪念、重阳登高等,以及现当代的礼节习俗,这些风俗礼仪内容丰富,描写生动,妙趣横生,上课时只要稍加点拨即可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。3.陶冶道德情操,提高人文素养文化具有熏陶作用,民俗文化是陶冶道德情操、提升人文素养的一个台阶。民俗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然淳朴的优秀美德,祭祖扫墓的清明、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、大年三十的守岁等等,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,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。课文中有对节日风俗的描绘,有信仰、婚姻、祭祀等习俗的叙述,反映出人们健康的生活情状心态、美好的理想和人际关系的准则。这些风俗历经风霜已成为一种美的风范,善的追求,真的指归,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,对学生的陶冶教育是不可低估的。用这些传统美德来教育和规范学生的言行,可以培养学生感知有品味的文化,陶冶健康的文化趣味,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追求。4.利用民风民俗,渗透思想教育民风民俗是渗透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。语文课中涉及的一些民俗民情,真实地记录了民族的发展史,包括民族斗争史、民族屈辱史和人民的苦难史。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,可以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,受到爱国主义教育,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、国家情感,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。屈原和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的端午节即是一个很好的题材,这样的题材不胜枚举。像《故都的秋》《茶馆》等一系列京韵十足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生活美,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爱,呼唤出对祖国的爱,对民族的爱。5.体认民俗文化,传承文化传统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。在社会转型期,民俗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,文化认同遭遇危机。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普遍陌生,知之甚少,对时髦新潮的洋节日、洋文化则趋之若鹜。文化兴亡,匹夫有责。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,语文教学责无旁贷。民俗资源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好素材,开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,才能让教育在多元文化冲击的环境中保持本土文化,在强势文化面前永不丧失民族文化特色。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,有利于学生体认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,了解民族文化精髓和审美艺术,提高文化修养,扩大文化视野,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;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,明辨精华与糟粕、先进与落后,否则,难免会对民俗文化产生误解。我们应加强文化引导,弘扬先进,摒弃落后,让学生能正确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。学生只有真正懂得民俗文化,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民族的语言文化,在“韩流日风”“欧风美雨”的文化大潮中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。6.了解民俗文化,开拓知识视野民俗文化是帮助学生开拓知识视野的一条渠道。民俗是人民生活的反映,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,把民俗结合到语文教学中去,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文字、礼节禁忌、历法地理等知识,从而“开拓学生视野,发展学生智力”。比如,借助民俗了解语言文字。“杨柳”本为树名,一涉民俗,那就意蕴深沉。“柳”“留”谐音,折“柳”相赠以示相思,用“杨柳”表离愁别绪,故而柳永有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,《诗经》有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”。借助民俗了解礼仪习俗。在生活中,人们讲究避讳,了解避讳常识,能使学生自觉地注意说话场合和方式,做到文明礼貌。民俗还涉及大量的地理知识。“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