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吉学院学报

期刊导读

针对昌吉学院大学英语四级过级率偏低对策研究

来源:昌吉学院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08-03
前言:大学英语四级是具有权威性的考试项目,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,会关注应聘者英语四级、六级的过级率。基于人才培养的高素质要求,昌吉学院领导、教师应制定差异化的教学任务标准,根据不同学生学习状况、心理压力等,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、教学方式展开教学,以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,保证其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。 一、高校英语四级考试的系统及顶层设计 (一)学院领导层面的教学理念规划 高校英语四级的教学活动,是具有系统性构架、综合性考量的教育活动,而学院领导所秉持的教学目标、发展理念,决定着学生对英语四级内容的学习情况。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高校领导以《大学英语》教材的教学,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,较为忽视英语四级内容的讲授与交流,不能达到英语教学需求的情况。而且部分高校领导重视科研活动的开展,会在经费不充足条件下,优先挑选一定数量的知名教师,参与到某一科研项目中,来提高学院的师资职称和知名度。这种处于全盘考虑的教学理念,虽然能提升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、英语素质,但忽视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的需求,使得英语四级教学沦为末流,多数学生也无法通过英语四级的考试。 (二)教师层面的教学内容、教学方式设计 教师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,都要遵循学院领导、教学大纲的要求,来进行教学内容、教学方式设计。对于英语四六级课程教学而言,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、互动交流者,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、教学方式,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。在学院领导全面发展理念的引导下,教师对英语四级内容的教学,也仅仅是向学生讲述大概的学习技巧,然后由学生自身进行英语词汇、句型或语法的主动学习。这就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被动局面,缺乏与教师的沟通交流、疑难问题难以解决,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境。特别是学生课下的英语四级内容学习,没有老师或同学参与讨论,学生只能摸索英语学习方法、学习侧重点,最终取得的学习效果较差。 (三)管理部门层面的硬件设施选择 高校英语四级过级率的提升,不仅要求学院教师做好教学内容、教学模式规划,还要求英语教学设施的配套。在教学软件顶层设计的发展前提下,计算机多媒体、网络课程和分层教学等配套设施,也应尽快引入到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中。因此从高校管理部门层面来看,其要在做好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,添置与英语学科教学相关的硬件设施,这不但能够对学生学习起到激励作用,也可以有效保障多种英语教学、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。 二、昌吉学院英语四级通过率低的原因分析 (一)院系不重视英语四级课程的教学 当前昌吉学院各系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,只主要重《新视野大学英语》、《新编实用英语教程》和《E英语教程》等主教材的教学,对其他课外教学内容较为忽视。这种英语教学体系的安排,不但造成教师对英语四级考试的轻视,而且使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下降。特别对于理工类专业的英语教学,教师在英语课程内容的传达过程中,还会考虑到学生其他物理、化学、计算机等专业的学习情况,适当减轻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负担。但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,得不到应有重视与回应,校园内部也没有形成较好的英语学习风气,由此使得学生英语四级内容的学习困难重重。此外,昌吉学院院系领导、教育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,并未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,开展多种英语推广与教学活动,也存在着过多行政方面的阻碍,学生英语四级学习的通过率自然较低。 (二)学院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 根据对昌吉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,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课程的学习,会对自身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具有重要影响。但同时部分学生表示,由于院校《大学英语》课程的安排较为紧凑,教师只专注于英语教材内容教学,为英语四级空出一定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。同时教师在英语四级课程的安排中,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,这就导致英语四级教学的困难。从教师英语四级教学方面来看,教师仍旧以“课堂讲授”作为主要教学模式,按专业、按系教学的英语四级内容传达,没有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、英语知识储备,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学习中不存在障碍,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会产生厌学情绪。当下昌吉学院学生只能根据英语四级资料的引导,对英语单词、句型、语法或课文进行学习,学习过程枯燥乏味,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也严重不足。学生在落后英语课程内容的较多情况下,其英语四级通过率必然受到影响。 (三)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多变、学习难度大 随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目的改革,四级考试在听力、阅读等方面的难度也更大,这对学生英语学习计划产生严重影响。英语听力在四级考试中所占的比重由20%提高到35%,翻译也由原来单一的句子翻译,变为对整段对话或阅读文章的翻译,但英语四级总考试时间并没有因此而变长。在面对英语四级试卷结构、测试题型、分值比例等变动的情况下,教师没有做到及时的教学方式转变,学生也无法应对